南大附中30歲以下青年教師“相約星期三”培訓活動在弘盛樓會議室如期開展。活動由成華副校長主持,南京市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特級教師曹茂昌主任應邀出席。
此次活動主題爲“新課標背景下發展性課堂評價的構建和策略”。曹茂昌主任首先以奧斯卡最佳短片《不一樣的數學》導入,結合當下教育熱點事件,引導青年教師們從不同角度理解評價的意義。其中從教育的角度看,視頻揭示了當下評價面臨的尴尬窘境,好的教育需要好的評價。被獎懲左右的功利化評價,使得學生缺乏努力的內在動力,也無法培養出幸福的人。
反思當下形成性評價的現狀,曹主任指出我們應關注課程改革與評價改革。布魯姆在《教育評價》中提到“評價的設計與實施的首要目的,應該是尋找與解釋證據,讓學生及其教師以此確定他們當前水平,他們需要追求的學習目標以及如何達到所要追求的學習目標的過程。”當下教育應關注發展性評價。
接著曹主任又以2019年1月,教育部發布的《中國高考評價體系》、《中國高考評價說明》,提出高考命題導向素質教育和素養評價。高考評價體系由“一核四層四翼”組成,其中“一核”是高考的核心功能,即“立德樹人、服務選才、引導教學”;“四層”爲高考的考查內容,即“核心價值、學科素養、關鍵能力、必備知識”;“四翼”爲高考的考查要求,即“基礎性、綜合性、應用性、創新性”。2019年11月《教育部關于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》發布,提出中考也將緊隨高考步伐,盡快落實素質教育與素養評價。曹主任以語文學科、物理學科的評價實例,生動诠釋了何爲素養評價。
最後曹老師總結了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要求:
1.課堂教學評價要深切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,而且要發現發展學生的多方面潛能,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,幫助學生認識自我,建立自信。
2.課堂教學評價要倡導多元化的視角。評價主體多元化、評價標准多元化、評價內容多元化。
3.課堂教學評價要強調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對話。
4.評價時要關注學生差異性。
5.課堂教學評價要綜合運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。
6.構建基于學生“學”視角的教師教學自我評價體系。
本次“相約星期三”培訓活動,是青年教師們學習發展性課堂評價構建和策略的良好機會,發展性課堂評價不僅有利于學生進步,更有助于教師成長!相信通過“相約星期三”的系列培訓活動,能夠讓青年教師更快更好地適應教育教學崗位要求,真正落實校長室本學年提出的“把握‘四星’機遇,迎接‘三新’挑戰,實現高質量發展”的工作目標。
